马院老中青三位教师的公开课,纷纷亮出各自精彩
5月10日1、2节,5月11日7、8节、4月29日7、8节,马院彭昇教授、李霞飞副教授和胡栋材副教授分别讲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开课,这是典型的老中青教师的三组合。
他们讲课的共同点是理论性、学术性、知识性、创新性集于一身,课程思政效果显著,能在对教材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创建各自的讲课体系。先看他们的共同点。老教师彭升教授充分发挥其科研、对教材融会贯通、多次去国内典型点考察、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综合能力,讲课做到了新、活、实,给学生送上了一份学术大餐。中年教师李霞飞副教授讲课内容充实、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听她讲课的人均感到,理论点、知识点像喷泉般地从她口中涌出。她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我多年来讲课的切身体会。青年教师胡栋材副教授常年坚持通读革命导师、革命领袖著作,理论功底深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精彩纷呈,是青年教师讲课中的佼佼者。
(彭昇老师授课)
再看他们讲课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彭昇教授讲课视野开阔、政治站位高,有自己独特的讲课体系。他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与世界新格局相联系,不仅讲清了“新发展理念”的背景、内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深入剖析了“新发展理念”对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深远影响。从大处着眼的同时,还讲授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内涵)的实践指导作用,既鼓励了同学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又明确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担当和使命。
(李霞飞老师授课)
李霞飞副教授讲课在不脱离教材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新成果,具有新颖性、前卫性、启发性。公开课所讲的内容是“读懂社会的三大视角”,副标题是:再谈历史唯物主义。她以“全球工业智能化趋势”为开场,引出并剖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工智能的发展,共产主义是唯一出路”,这是她此次课程思政的命题之一。在课堂上,她让学生应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入讨论了“为什么医药比较发达的国家(美国、印度)疫情控制的并不好?”等问题。最终,师生达成了共识,认为问题就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和反动腐朽的上层建筑上,这些国家不可能像社会主义中国这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将课程思政巧妙地渗透于理论分析之中。
(胡栋材老师授课)
胡栋材老师讲课在具有扎实理论基本功的基础上,讲课坚持了探索性、理论性、学术性。此次公开课,围绕“唯物史观”而展开。一开场,他首先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唯物史观”如何科学解答“历史之谜”?他讲述了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关于“周期律”的对话,毛泽东认为,共产党避免“人亡政息”的根本新路就是“人民民主”。接着,胡老师从人类生存需要讲起,导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之后,在讲授“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大力讴歌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力、感染力。他教育消防专业的同学们要牢固树立勇于为人民抢险救灾的思想。
三位老师的公开课,得到了教学督导和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大家一致表示,一定要学习这三位老师坚持社会主义教学方向、认真通读马恩和革命领袖原著、搞好课程设计、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加大课程思政力度,将马院政治理论课的讲课水平提升至一个与新世代合拍的崭新高度。
(执笔人:孙梦云 审核人:吴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