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参加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中心集体备课会
9月21日下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中心以“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教学互动”为主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401教室开展新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校领导易红、李景升、黄健陵、付刚华、蒋丽忠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王希俊、王翔、杨雪宾、吴争春、曹清燕、周湘莲、周小清,督导代表胡凯、孙梦云、肖铁肩、荣复康、刘新庚,教研中心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集体备课会,教研中心主任刘伟教授主持集体备课会。
本次备课会包括教师代表主旨发言、自由研讨两个环节。在主旨发言环节,曹清燕老师从何谓教学互动、为何需要教学互动、如何有效开展教学互动三个方面分享了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互动的思考。刘勇为老师从互动主题、师生关系、线上线下、实践教学阐述了课堂有效互动的实现。韩慧莉老师从现实生活、问题导向、文化氛围、学理优先等维度论述课堂互动的功能。季娇老师聚焦博物馆阐释依托社会大课堂、助力思政小课堂开展有效的课堂互动。王莎老师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小组合作课堂展示闭环设计进行了教学互动探讨。吴倩老师分享了她关于高效课堂互动的微探究与冷思考。在自由研讨环节,周湘莲老师从教师的地位、情怀和责任强调互动的必要性;江胜珍老师立足学生专业、年龄特征,具体谈到课堂互动的操作;彭欣老师结合授课实践谈课堂大互动与小活动相结合;叶湘虹老师强调要反思课堂互动的主体是谁、如何互动;屈明珍老师提出以大思政为基础进行相关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翔院长在点评时表示,让学生在思政课过程中感悟人生、坚定理想信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达到知、情、意、信、行统一特别重要,要在互动中把道理讲明,把真理辨明,要主动思考如何实现本、硕、博思政课互动一体化等问题,进一步改进提升思政课效果,让学生在思政课堂更有获得感。学院督导主任孙梦云老师结合课堂听课情况,充分肯定了教研中心老师们课堂互动的教学效果,并提醒在课堂互动中要把控方向,坚持理论阐释为主导,防止互动出现形式化。
集体备课研讨结束后,易红书记结合近期听思政课情况,参加集体备课感受,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没有信仰是思政课教师最核心的素养,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把政治素质作为引进人才的首要标准,一定要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二是切实把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教学互动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充分认识当前学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教学效果上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学的组织领导,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既要高水平开展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又要抓好对教学质量不佳的思政课教师的改进提升,还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学质量监督,强化教学质量评价考核结果运用,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把思政课作为一堂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特殊课程,树立交叉学科视野、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善于发现和挖掘思政课教学资源,科学有效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注重改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把准学科定位方向、强化学科使命担当,坚持教研相长,用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学。要聚焦内涵式发展,找准差距不足,理顺体制机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实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易红书记讲话精神,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以集体备课为平台,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力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撰稿:林洁 审核:吴争春、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