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武汉大学汪信砚教授做客我院“东方红讲堂·名家讲坛”

2025-05-15

作者:李勇图

511日,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汪信砚做客我院“东方红讲堂·名家讲坛”,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与世界历史意义》的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栋材、胡腾蛟及60多位师生代表参会,胡腾蛟副院长主持报告会。

本场报告会中,汪信砚教授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意义”三个方面出发,深入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汪信砚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丰富,其核心要义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深度融合。“中国具体实际”包含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一方面,要把握中国的历史实际,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结合;另一方面,要把握中国的现实实际,用马克思主义去指导实践,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汪信砚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历史实际的结合,本质上已内化于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整体进程之中。其次,汪信砚教授细致阐述了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他结合文献与会议,沿着历史脉络具体分析了国内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发展,汪信砚教授认为,“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对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忽视,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历史意义,汪信砚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更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其发展进程呈现出世界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显著特征。

汪教授的讲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深度阐释,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搭建起从历史到现实、从本土到全球的理论研讨框架,对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民族化发展的世界历史意义大有裨益,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学理支撑。

                                                                             一审:李勇图 二审:何锡辉 三审:胡腾蛟、童卡娜




通讯地址:长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政编码:410083

党政综合办:0731-88837508

业务办:0731-88879294

学工办:0731-88837976

  • 人才招聘

  • 官方微信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湘ICP备050056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