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讲堂
第1讲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主办
中南大学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协办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会承办
【演讲主题】
新中国政治学的现状与趋势
主讲人:杨海蛟研究员
主持人:曾长秋教授
点评人:张卫良研究员
时间:2009年10月12日上午9:30——11:30
地点:麓山南路392号中南大学校本部管理楼418
【演讲简况】
2009年10月12日上午,应政治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政治学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杨海蛟研究员作客经世讲坛作了题为“新中国政治学的现状与趋势”的精彩学术报告。讲座由政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曾长秋教授主持,政治学院院长张卫良教授致欢迎辞,人文社科处杨彦副处长亲临讲座。政治学院党委书记谭希培教授、副院长彭升教授、政治学研究所所长陈潭教授、政治学院部分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以及来自湖南省社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相关科研人员百余人出席了报告会。
杨海蛟研究员开场便慷慨激昂地预言:21世纪的中国必将是政治学的中国。接着,他饶有兴致地介绍了自己所用过的学术笔名,并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强调学术研究要充满使命感、责任感、方向感,要树立问题意识、责任意识、经典意识,要具备大视野、大胸怀、大智慧。接下来,杨海蛟研究员对新中国政治学研究现状所凸显的基本特点做了简要评析,主要包括:第一,学术性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特别突出了经验性研究的作用;第二,学术研究方法不断变革创新,尤其强调对制度、过程与人的研究,学术研究的应用性逐步增强;第三,政治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日益鲜明,价值中立的可能性已不具备;第四,隐性与显性研究相结合;第五,政治学术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第六,政治学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取向;第七,政治学更加注重本土化研究;第八,研究内容内在逻辑发生着从批判性话语向建设性话语转变的趋势;第九,政治学领域的国际交流更加频繁,在异质性文化沟通中寻找同质性。他认为,在政治学研究中,首先应对基本概念加以明确区分,其次应将研究重点放在对策、途径和方法的探讨方面,特别要注重理论积淀,并把理论与实际有效统一起来。
最后,杨海蛟研究员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诗句激情澎湃地寄语中南师生充分利用好湖南的政治文化资源,为中国政治发展做出贡献。报告会持续了两个小时并在数次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嘉宾小传】
杨海蛟,山西省原平市人,1955年生,中共党员,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政治学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国政治学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校客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要著述有《马克思恩格斯政治学说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政治学说、社会主义民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等。
【相关链接】
东方红讲堂:中南大学政治学院主办,开办于2009年10月。讲堂为庆祝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推动学院学术研究与交流而成立。讲堂注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