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教中心举行2022年春季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
5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教研中心在学院408智慧教室进行了第三次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的课程是《自然辩证法概论》,主题有两个:“科技创新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分别由姜芳蕊老师和刘颖老师主讲。
姜芳蕊老师以说课的形式,从整体讲课规划和具体讲解思路两个维度介绍了本堂课的授课安排。姜芳蕊老师的课程安排为,第一部分的“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和第二部分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用35分钟的时间来讲解,第三部分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作为重点部分,用55分钟的时间来讲解。
姜老师的讲课形式多样,包括讲解、视频、学生展示和师生互动。姜老师课程中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都采用了“学生展示”的授课形式,对此,黄炎平老师提出:两次“学生展示” 是否占用时间过多,影响授课进程。姜芳蕊老师根据自己平时课堂情况对黄老师的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刘新庚老师认为,《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程对理工科学生是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应该重点显示科学发展史的规律性,帮助学生梳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
刘颖老师也以说课的形式对其授课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刘颖老师的授课形式包括讲师讲解、视频、课堂讨论、学习通互动等形式。在授课过程中,她选取了一些学生熟悉并且比较贴切的案例来讲授相关知识点,比如在“科学技术与经济转型”这一部分中使用“科学技术与中国快递业的迅速崛起”这一案例,这一案例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及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这一案例的选取得到了课程负责人黄炎平老师的肯定。刘利乐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讲授《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心得,并对今后的授课和集体备课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研教中心主任罗会钧教授进行了总结点评,肯定了姜芳蕊、刘颖两位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的充分准备,并对《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材发表了一些看法,这为研教中心本学期最后一次集体备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摄影:周全 撰稿:刘颖 审核: 曹清燕 罗会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