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学子在湘西,探寻土家文化回归之路

2020-08-19

作者:李雪梅

2020年8月19日,中南大学针对土家文化开展文创服务暑期线上社会实践团本地队员到达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洗车河镇、苗儿滩镇开展调研活动,主要针对土家族聚居地当地居民、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地土家文化保护传承现状以及开发利用态度,特别是直接感受土家文创产品的发展实际,从而探索出土家文化传承发展新路径。


图一:实践团队在惹巴拉合影


上午八点左右,实践团队一行人抵达洗车河镇。为对洗车河镇实际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实践团队首先到达洗车河镇人民政府并对其文化旅游部负责人进行初步访谈,从谈话中了解到该镇是土家族主要聚居区,是土家文化主要发源地,土家原生态文化十分活跃,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摆手舞、梯玛、茅古斯、咚咚喹、山歌、织锦等,每年举办湘西 · 龙山土家族舍巴日活动,端午节组织开展龙舟赛,并被龙山县确定为龙舟基地。同时表示镇政府在保护土家文化层面支持力度较大,牵头组织开展舍巴节、龙舟赛,采取措施保持土家建筑群高完好度,乡镇居民对于政府相关举措基本抱以支持态度,参与意愿强烈。


图二:实践团队在洗车河镇合影

图三:实践团队对洗车河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采访


    随即,实践团队成员在镇内选择合适居民作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访谈。其中,实践团队采访到多位中老年人,老人基本上都是土家族,青年人土家族居多,有部分汉族,苗族较少,老人部分会讲土家语,并且可以熟练对话,部分表示年幼时经常说土家语,在土家语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可以熟练地使用土家语,但是年长之后,在说土家语的机会和环境缺失的原因下,已经基本丧失了说土家语的能力。同样的,也存在少部分老人不会说土家语的情况。而青年人几乎全部不会说土家语,其中缘由是青年群体普遍认为土家语的实用性不强,没有学习的必要。虽然土家语的普及程度不是很理想,但是当地居民对于其它土家文化习俗有一定了解,舍巴日、摆手舞、西兰卡普,是采访对象谈及频率比较高的几个方面,而对于土家文创产品,他们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以西兰卡普为主要内容的服装和装饰品,范围不是很广,但对富有土家元素的各类用品拥有比较强的购买意愿。

    

图四:实践团队成员采访一位老奶奶

图五:实践团队成员采访一位阿姨

图六:实践团队成员采访一位老爷爷


下午三点左右,实践团队来到苗儿滩镇惹巴拉,并对惹巴拉当地居民开展调研。在此实践团队有幸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代娥老师进行访谈,刘老师为实践团队简单介绍了西兰卡普,其中复杂多样的技巧和精美绝伦的织锦作品令人惊叹,另外刘老师表示自己会说一些简单的土家语,并且曾在其创建的土家织锦传习所开设土家语课堂,专门针对当地居民教授土家语,刘老师凭借其在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上的高超技艺培养出了众多学徒,学徒来自全国各地,并在学成之后创办相关企业,对于西兰卡普的传播和经济效益转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外,刘代娥老师经常受邀在中南民族大学讲课,教学土家织锦技艺。访谈结束之后,实践团队与刘代娥老师合影留念。


图七:实践团队成员采访刘代娥老师

                         图八:实践团队与刘代娥老师合影


本次线下调研中,实践团队在做好充分的防疫准备和安全预案下,由本地同学通过亲身感受当地土家文化氛围和问卷采访的方式对洗车河、惹巴拉的土家文化传承发展现状有了直观的认识,注意到土家文化保护虽然已经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危机,土家文创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实践团队希望通过本次调研逐步探索土家文化发展深层阻力,从而结合新时代风向,找出破除阻力、助推土家文化继承弘扬的有效方法。



通讯地址:长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政编码:410083

党政综合办:0731-88837508

业务办:0731-88879294

学工办:0731-88837976

  • 人才招聘

  • 官方微信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湘ICP备050056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