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出彩的史论结合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九周公开课报道
霜降送秋冬将至,深秋时节也有花。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第九周的公开课,10月25日上午在新校区B座414教室,由史纲教研中心的青年教师黄令坦主讲。他所讲的题目是《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内容分为“新阶级的产生与维新思潮的兴起”“维新变法的推行与夭折”。总体看来,本次公开课是一次比较成功比较出彩的课。
一进课堂,学生们坐得整齐有秩,对老师的讲授关注度较高,能跟随内容的进展而有所反应,说明课堂管理到位有效。本堂课所讲主题,内容集中,范围不广,时间宽裕,调度从容;讲述从头至尾,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娓娓道来,富有弹性;听完轻松愉快,获益良多。课件的资料选取和图表配用也比较简洁恰当,尤其是讲到新旧两派关于变法的论战时,播放了特意截取的一段影视片,看后令人清晰明了,印象深刻。
本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较好地将马克思主义观点与历史事实结合,阐释事件本质,分析人物思想,得出可信结论,使学生听后受到启发。对于中国近代新生资本家阶级的状况、地位、作用及其局限牲,其代表人物维新思想家的观点和弱点,运用马克思关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观点,作了介绍和剖析。对于维新变法的推行和夭折,其兴起条件和失败原因,其进步意义和惨痛教训,涉及维新运动性质与其经济基础、先进知识分子与下层群众的关系、改革的各项内容和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维新变法的主张与中国人民的追求、维新派的力量与顽固势力的比对,等等,运用历史唯物论的方法,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作出比较恰当的分析和评价,听来令人信服,使学生受到唯物史观的教育。
参与听课的教师、督导共31人,史纲教研中心来了好几位。大家积极发言评议,对本次公开课予以肯定和赞许;同时认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是在互动环节中,可以改被动方式为主动方式,应灵活运用“雨课堂”的优势,带动全体同学主动参与。本次课的选题,黄令坦老师是在吸取上次同行们的建议、做了很大改进的基础上,第二次公开主讲,质量提高很多,证明公开课对新进青年教师是有帮助的。相信大家能从中得到诸多启迪,使我院的思政课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撰稿:肖铁肩,审稿:吳争春